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我省着力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五个一”工程 走近科学家 探寻科学家精神宝藏

2024-06-25 | 责任编辑 :admin | 浏览数 :165 | 内容来源 :本站编辑发布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频、高效 、耐高温 、抗辐射等特点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的氮化镓射频器件和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广泛应用于5G通信基站 、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产业 。”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梁佳博介绍 。

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唯一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芯片是国之重器 。国家对半导体人才需求非常急迫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希望通过基地建设做好科研工作 ,吸引年轻人从事芯片研发工作 ,为国家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梁佳博说 。

近年来 ,省科协以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五个一”工程为抓手 ,通过推出一组弘扬科学家精神剧目、创建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组建一支科学家精神宣讲队伍 、出版一套科学家精神丛书 、拍摄一系列院士专题片 ,挖掘精神价值 ,积极推动科学文化 、创新文化传播 。6月12日至13日 ,陕西日报社“助力高质量发展看科协”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多家基地 ,观看优秀剧目 ,了解科学家成长历程 ,探寻科学家精神宝藏 。

探访教育基地

感受科学家矢志报国的情怀

68年前的夏天 ,交通大学师生员工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 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 ,乘专列从上海迁往西安 。68年后的夏天 ,陕西日报社“助力高质量发展看科协”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 ,追溯那段难忘的历史 ,感受西迁精神的伟大力量 。

博物馆里 ,一张张老照片 、一个个老物件 ,再现了西迁时期的真实场景 :1955年5月 ,交通大学校长彭康率资深教授踏勘西安新校址 ;迁校前 ,2500名工人夜以继日 ,1年时间完成11万平方米新校的建设 ;1956年9月 ,首次开学典礼在西安举行 ,学校没有因迁校晚开一天学 、少开一门课……

岁月变迁 ,当年的壮志青年如今已是耄耋老者 ,但不变的是胸怀大局 、努力奋斗的情怀 。近年来 ,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中国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科技创新港 ,高端装备研究院 、理化研究院等入驻其中 。西迁精神在创新港得到延续 。

“新征程上 ,西安交通大学牢固树立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以西迁博物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载体 ,系统挖掘西迁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内涵 ,激励各类人才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现代化事业 ,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交大西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杨凌说 。

同时 ,交大西迁博物馆构建了“1+4+N”科学家精神宣讲矩阵 ,已向社会公众及青年学子75万余人次讲述西迁人矢志报国的感人故事 。“每次讲述钱学森 、钟兆琳、张鸿 、陈大燮等科学家前辈的事迹 ,我都深感震撼 。作为新一代交大人 ,我有责任将西迁故事 、科学家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青少年心里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交大西迁博物馆宣讲员王雅舒说 。

心系这片热土的 ,还有兵工功臣吴运铎 。走进吴运铎纪念馆 ,一张泛黄的报纸引人驻足 。这是1951年10月5日的《人民日报》 ,上面刊发了一篇通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 。

讲解员讲述 ,吴运铎3次身负重伤 ,左眼被炸瞎 ,左手4根手指被炸断 ,右腿被炸残 ,战争年代仍坚持修理 、研制武器弹药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53年 ,吴运铎撰写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感动了无数人……

聆听一桩桩英雄事迹 ,观看一张张照片 、一件件实物 ,参观者无不为吴运铎的崇高信仰 、矢志不渝所震撼 。

“为更好宣传和弘扬吴运铎事迹与科学家精神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和大连话剧院共同推出大型话剧《把一切献给党》 ;组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 、科技带头人 、青年科技带头人等组成的科学家讲师团进行宣讲 ,营造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企业文化主管陈希说 。

创作优秀剧目

让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

“中华民族的儿女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在话剧《毕德显》演出中 ,饰演毕德显的学生声情并茂 、慷慨激昂的演说直击观众心灵 ,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

6月12日 ,采访团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观看陕西省弘扬科学家精神舞台剧展演活动特等奖剧目《毕德显》 。

在异国求学期间 ,面对利诱胁迫 ,毕德显信念坚定 ,毅然回国 ;回国后 ,他不断突破科技封锁 ,呕心沥血建设我国通信事业 ,为雷达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培养人才……一幕幕感人的情节 ,彰显了我国“雷达之父”毕德显科技报国 、至死不渝的高尚品格 。

在谈到创作初衷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韩旭表示 :“这部话剧讲述了毕德显先生科技报国的一生 ,是老一辈西电人勇担时代重任 、为国奉献的缩影。希望通过这部话剧 ,让更多学生了解毕德显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 ,在科技前沿建功立业 。”

“参演话剧《毕德显》让我走近毕老先生的一生 ,他高尚的品格深深感染着我 。尤其是尾幕大家齐声高呼‘我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德显班学生’,就像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 ,振奋人心 ,激励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为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饰演毕德显的学生田博睿告诉记者。

推出一组弘扬科学家精神剧目 ,是我省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五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 。省科协先后推荐的《向西而歌》《寻找师昌绪》等剧目入选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并在全国展演50余场 ;指导多所高校完成大型原创话剧《大国之蓝》《雕虫沧桑》等剧目公演 。其中 ,《大国之蓝》以西北工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故事为素材,生动讲述了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的故事 ,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

宣传院士事迹

树立科技自立自强志向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西南一隅 ,毗邻“观天巨眼”的50米口径模型 ,一处大型实验装置拔地而起。在它的顶端 ,“逐日工程”4个朱红大字赫然夺目 。这是继为“中国天眼”(FAST)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后 ,段宝岩院士团队针对全球能源危机前瞻布局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

段宝岩院士的科研故事已收录在“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专题片和《“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图书中 ,他“追星逐日” 、勇攀高峰的事迹被更多人熟知 。

当前 ,在陕两院院士共有74人 ,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省科协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五个一”工程 ,通过出版《“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图书 、拍摄“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专题片 ,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坚强阵地 。目前 ,“陕”耀系列已推出两季16位院士 ,出版图书两辑 ,专题片在陕西电视台播出 。

“聆听院士们的故事后 ,我内心触动很大 。他们性格坚韧 ,专注于科研事业 ,始终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自己的使命 。这才是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应该追的‘星’ 。”参与《“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两辑创作的作家兼图书编辑刘芳芳说 。

为了让科学家精神走进群众生活 ,我省组建以樊代明院士为团长 、由陕西省各个领域优秀科技工作者及行业精英组成的陕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 ,用鲜活的故事展示弘扬科学家精神 。

“每次我宣讲《洛川黄土的秘密》 ,讲述刘东生院士扎根黄土数十年 、推翻国外‘四次冰期’经典理论的故事时 ,孩子们都听得很投入 。”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博士郭湘宇说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不仅讲故事 ,还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鼓励青少年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 ,让科学梦想接力传承 ,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蓄人才力量 。”

把握时代脉搏 ,久久为功打造 ,我省弘扬科学家精神“五个一”工程硕果累累 :“陕”耀光芒在陕院士宣传品荣获2023年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优秀作品奖 、《“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第二辑)》获2024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支持 ;7个剧目入选中国科协“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首批名单 ,数量居全国首位 ;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三 。这些成果将为我省厚植科学文化 、创新文化沃土 ,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记者 :肖倩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投资集团 © 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6011219140号
地址 :西安市高新路2号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国际广场34层
技术支持: